配电网是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电网和用户双向交互的终端平台,具有电能配送、源荷平衡、多能互补等核心功能。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及绿电渗透率不断增长,给配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
“双碳"目标下,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充电桩等用户侧设备将接入配电网,尤其是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我国配电网将在形态上呈现出分布式电源、脉冲型负荷、电力电子设备高比例接入的特点,在数理上呈现出电源、负荷、时空状态不确定性的特点。在系统层面,由于大量分布式资源接入,配电网将由单一的电能配送网络演化为多能互补配置平台,呈现出网络结构复杂、运行工况复杂、运营环境复杂的特点。作为电力供应、能源转型、资源配置的关键平台,配电网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将实现政府、电网、用户多主体共赢,提升其获得感与价值。
对政府而言,数字化配电网能促进关键基础设施升级,实现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优质供应,不断提升能源系统的整体利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电网而言,通过电网物理系统与数字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可以提升配电网的弹性韧性,不断开放电网资源平台,支撑多元化源荷灵活接入,促进高渗透率分布式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实现电网价值挖掘、平台业务拓展和品牌信誉提升。
对用户而言,依托数字化技术形成电网和用户的双向互动平台,可以拓展微电网、储能、虚拟电厂等开放共享的市场化新业态,提供优质的综合能源服务、电动汽车服务,有效提升民生供电保障能力,满足多元化、互动化、个性化用能需求。
盛万兴介绍,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是清洁能源占主体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接入配电网就地消纳,配电网将逐步演化为有源供电网络,这也使得配电网电力电子化程度和网络结构复杂度大大增加,进而加大了配电网运行控制的难度。从乡村阡陌到城市街巷、从寻常人家到楼宇厂房,配电网“上传下达",是电力传送的“最后一公里",点多面广、不可控因素多。
同时,电动汽车、清洁供暖、分布式光伏、家用储能、智能家居以及电能替代的广泛应用,使配电网电源及负荷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面对源荷两端的重大变化,配电网功能与形态也需要进行深刻变革。新型电力系统框架下的配电网,将向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广泛接入、高弹性电网灵活可靠配置资源、高度电气化的终端负荷多元互动、基础设施多网融合数字赋能等方向发展。
一.简介(LYWHX-6500中置柜无线核相仪可靠解决了测试者的各种需求)
LYWHX-6500中置柜无线高压核相仪是专为手车式高压开关柜(中置柜)核相而精心设计制造,本仪器采用非接触式核相技术,在中置柜外接收核相数据,即可对A、B、C三相线路同时完成相位判断,相序测试,规避了操作人员与柜内高压电直接接触的风险,排除了核相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仪器操作特别简单,安全快速。
LYWHX-6500中置柜无线高压核相仪由主机、探测器组、监测软件、USB通讯线等组成,主机采用3.5寸真彩液晶屏,可以同屏显示相位、相序、核相结果及电压等级;同时三相显示,清晰直观,使测试更简单轻松。
监测软件具有在线实时监控、历史数据查询、相位指示、相序功能;具有历史数据读取、查阅、保存、打印等功能。
二.电气符号(LYWHX-6500中置柜无线核相仪可靠解决了测试者的各种需求)
三.技术规格(LYWHX-6500中置柜无线核相仪可靠解决了测试者的各种需求)
功 能 | 中置柜核相、相位、相序测试 |
电 源 | 主 机:3.7V,2600mAh充电锂电池 探测器: 3.7V,600mAh充电锂电池 |
核相方式 | 非接触式核相 |
核相电压 | AC 10KV-35KV |
核相距离 | 20m |
相别定性 | 同相:-20°~20°;异相: 100°~140°和220°~260° |
量 程 | 测试相位:0°~360° |
精 度 | 相位:≤±10° |
频率:≤±2Hz | |
分 辩 率 | 相位:1° |
发射频率 | 433MHz、315MHz |
LCD尺寸 | 3.5寸彩屏;显示域:71mm×53mm |
相位指示 | 数字同时显示 |
电压显示 | 显示电压等级 |
显示速率 | 2次/秒 |
数据存储 | 200组(掉电不会丢失数据) |
自动关机 | 开机约15分钟仪表将自动关机 |
电池电压 | 主机电池4格电量显示,当只有1格或0格时,请充电;探测器当指示灯快速闪烁时,表示电池电压低请充电。 |
额定电流 | 探测器:30mA max;主机:150mA max |
仪表质量 | 仪器:约950g(含电池) |
仪器尺寸 | 主机195mm×100mm×45mm; 探测器80mm×46mm×26mm |
绝缘试验 | 主机、探测器:AC3700V/rms(外露金属与塑料外壳间) |
外界干扰 | 无特强电磁场;无433MHz 、315MHz同频干扰 |
工作温湿度 | -10℃~40℃;80%rh以下 |
存放温湿度 | -10℃~60℃;70%rh以下 |
适合安规 | GB13398-92、GB311.1-311.6-8、3DL408-91标准和国家新颁布电力行业标准《带电作业用1kV~35kV便携式核相器通用技术条件DL/T 971-2017》要求 |
符合IEC61481-A2;2004;IEC 61243-1 ed.2:2003标准 |
四.仪表结构(LYWHX-6500中置柜无线核相仪可靠解决了测试者的各种需求)
1.探测器 2.探测器绑带
3.探测器电源指示灯 4.探测器充电指示灯
5.探测器开关键 6.探测器充电接口
7.主机 8.主机通讯接口/充电接口
9.主机天线 10.显示屏
11.功能按键 12.主机开关键
13.自校线
五.操作(LYWHX-6500中置柜无线核相仪可靠解决了测试者的各种需求)
1.主机开关机
按POWER键开机,LCD显示测量页面,再按POWER键关机,若开机后LCD持续黑屏闪烁,可能电池电压不足,请充电。仪表开机15分钟后仪表将自动关机,以降低电池消耗。
2.探测器开关机
按POWER键开机,POWER指示灯亮,探测器进入测试模式,再按POWER键关机,若开机后POWER指示灯慢闪烁或变暗,可能电池电压不足,请充电。探测器开机15分钟后POWER指示灯快速闪烁,提示探测器将自动关机,POWER指示灯快速闪烁30秒后自动关机,以降低电池消耗。若POWER指示灯持续闪烁时,按POWER键探测器能继续工作。
3.数据保持
在测试模式下,按向左箭头键,可以保持LCD显示,“HOLD"符号指示。再按向左箭头键解除数据锁定,返回测试模式,“HOLD"符号消失。
4.数据存储
在测试模式下,按向左箭头键保持数据的同时,仪表自动编号并存储当前保持的数据。本仪表能存储200组数据,若存储已满,不再存储数据,必须清理内存后才能再存储。
5.数据查阅
在测试模式下,按MEM键进入数据查阅模式,“RD"符号指示,同时自动显示存储的第001组数据,按向下、向上箭头键“-1、+1",按向左、向右箭头键“-10、+10"进行翻阅,再按MEM键退出查阅模式,返回测试模式。
6.数据删除
在数据查阅模式下,按住MEM键不松开,在按向上箭头键删除所有存储数据,并返回测试模式。
7.数据上传
使用前需先安装USB驱动程序和本仪表上传软件。
在链接中选择进入“核相仪系列",并选择下载“中置柜无线核相仪"。
连接好电脑与主机的USB通讯线,开机,运行软件,即可以读取仪表所存储的历史数据,上传电脑并管理数据。
软件可以在Windows XP、Win7、Win10系统安装(Win7,Win10下请以管理员身份安装和运行),具有在线实时数据、历史查询、数据保存,向量图指示、相位指示功能;具有历史数据读取、查阅、保存、打印等功能。
8.自校验
现场核相前请先做自校验,以确认仪表能正常工作。如下图所示,将自校线插头插入220V电源,然后打开探测器电源,比如A1,A2,背面平放在自检线的感应板上,用手掌压在探测器A1,A2的上面,这是接收主机应显示同相。依次分别自校B1,B2以及C1,C2。只要分别同相就可以了。(注意,220V插头插上后,必须注意安全,避免直接触摸自校线及板面,如有发现绝缘部分有破损立即停止使用)
步骤1:将A1,A2探测器背面放于自校线板面上,插头插到220V电
步骤2:用手按下A1,A2探测器正面,使探测器与自校线板面紧靠
9.核相、相位、相序测试
主机与6个探测器(A1,A2,B1,B2,C1,C2)全部开机,主机与探测器通讯正常,对应指示(左边第1列字母旁边的紫色圆点),通讯不正常时不显示,如下图所示。若出现因信号被柜体金属屏蔽导致信号弱无法通讯,请尽量把主机天线靠近柜体的门缝位置,提高通讯能力。
定性相位即为核相结果,若两探测器相角差在-20°~20°范围内(340°~360°即是-20°~0°),定性为同相;若两探测器相角差在100°~140°或220°~260°范围内,定性为异相。
定性相序,相位在100°~120°时,为顺相序;相位在220°~260°,为逆相序。
参考下面的指示图例,分别将A1,B1,C1通过绑带绑好在中置柜手车上面的触臂的下方,安装是探测器的背面紧靠触臂;然后分别将A2,B2,C2通过绑带绑好在中置柜手车下面的触臂的上方,安装是探测器的背面紧靠触臂。(注意,确认手车是脱离高压,不带电,并是安全的)。
然后当手车推回到高压开关柜后,接收器显示测试到的相位,并判断结果。
1. 探测器C1(红)2. 探测器B1(绿)3. 探测器A1(黄)
4. 探测器C2(红)5. 探测器B2(绿)6. 探测器A2(黄)
7. 手车式开关柜 8. 触臂
当前,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充电桩等用户侧设备接入配电网,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电网单向、确定、封闭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实现电网和用户互动协同,这既有客观需求,又有内在复杂性。
我国在“十四五"第1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专项中设立了“配电网业务资源协同及互操作关键技术"项目,重点围绕数据互操作、设备灵活接入、业务高效协同三大技术开展攻关,主要包括:突破源、网、荷数据共享机制与安全交互方法,实现跨业务、跨应用、跨角色的数据互操作;突破终端设备统一信息模型及安全接入机制,实现设备即插即用;突破多业务资源并发优化调控与安全防护关键技术,实现供用电资源高效协同与互动。
盛万兴介绍,在能源转型和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建设现代智慧配电网是支撑转型的重要实践。现代智慧配电网是实现多能耦合互补、多元聚合互动的基础平台,被看作是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战场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突破电网和用户的资源协同与互操作技术是关键之一。
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提出以来得到业界的积极响应,不同专家从功能、形态、实现路径和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解析。综合来看,可将现代智慧配电网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配电网形态(新型配电系统),通过“大云物移智"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有源配电网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赋能新型配电系统,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配电网发展目标。
其中,“现代"是配电网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新要素、新业态及新经济发展的必然演进,是传统配电网升级的客观需求,是迈向先进配电网的本质要求,重点强调配电管理体系、服务能力、网架结构、设施装备、技术水平“现代化"。“智慧"是现代配电网满足电力安全保障、能源绿色转型、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是配电网升级的主观要求和内生动能,重点实现配电网运行监控、商业运营、多能互补、灵活互动的“智慧化"。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