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谢永胜赴特高压盱眙(淮安)站调研,重点关注迎峰度夏期间超高压公司以“主动比对"筑牢“事故预防"堤坝,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特高压站日常运检工作智能化水平和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双提升"等方面工作。
“主动比对"是超高压公司在设备运维管理上的一次重大理念革新。以往,电力设备运维多采用“异常告警事后处置"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在设备出现明显故障后才进行处理,可能会导致故障影响范围扩大,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而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筑牢设备运维安全防线,先提出将其转变为“主动比对事前预防",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主动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其核心手段便是该公司打造的数字换流站平台,整合各系统数据。早在2020年,国网江苏公司就开始规划数字换流站平台的建设,并于2021年在特高压泰州站建成数字换流站1.0平台,成为国网第1批数字换流站试点站。
数字换流站平台如同一个强大的“数据大脑",建立了统一“底座",整合了各系统数据,实现了统一采集、集成应用,解决了“数据融合"难题。以特高压盱眙(淮安)站为例,该站占地面积大、设备种类多,迎峰度夏期间持续满功率运行,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运行数据的及时分析尤为重要。以往,日常巡视和监盘工作效率低、易错过最佳处置时间。如今,通过数字换流站平台,直接向智能巡检系统派发任务,获取设备监测数据,有效减少人员在高温天气下的作业时长,同时将监盘重心转向“主动比对事前预防",把设备隐患扼制在萌芽状,为电力安全生产筑牢坚实防线,也为保障江苏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态。
一、概述(LYMOAS-4000电力行业新产品“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重量轻方便携带)
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是电力设备的关键设备,流经避雷器上的全电流是衡量避雷器绝缘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避雷器的全电流、阻性电流、雷击次数及雷击时刻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可实现对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及时发现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潜在的故障并为状态检修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为电力系统方便、可靠、稳定、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强力、可靠的保证,为运行检修人员提供可靠的设备绝缘信息和科学的检修依据,从而达到减少事故发生,延长检修间隔,减少停电检修次数和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功能特点(LYMOAS-4000电力行业新产品“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重量轻方便携带)
◆采用了交流高速采样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据准确、有效。
◆高稳定性、防水性:采用防水、防雨淋、防滴漏高精度零磁通微电流传感器,在现场传感器外部还安装有防雨罩,达到了双重防水标准,确保了常年无间断在线监测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
◆量程大,精度高:电流传感器采用新CT技术、多层屏蔽技术,几乎不受外界磁场的影响。
◆采用高速现场总线技术,通讯方便、稳定、可靠,增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可带电安装: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安装方式是穿心式,现场不需要避雷器间隔停电,可以进行带电安装,不影响一次设备的正常运行。
◆雷击计数范围大,并可通过软件进行任意数值初始化设置。
◆可记录雷击发生时间,保证在外部掉电情况下时钟使用寿命为8年以上。
◆不锈钢外壳,多层组合式电磁屏蔽技术,抗腐蚀,抗雨淋。抗电磁干扰。
三、技术参数(LYMOAS-4000电力行业新产品“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重量轻方便携带)
项目 | 详细参数 |
全电流测量范围 | AC 0.1~50mA |
全电流测量准确度 | ±(0.5%+5μA) |
阻性电流测量范围 | AC 0.01~10mA |
阻性电流测量准确度 | ±(1%+5μA) |
雷击计数范围 | 0~999次 |
雷击发生时间 | 年/月/日、时/分/秒 |
通讯方式 | RS485、IEC61850 |
线缆穿心孔径 | 直径26mm |
供电电源 | AC 220V±15% |
功耗 | 0.2W |
工作温度 | -40℃~+65℃ |
工作湿度 | <95%RH |
防护等级 | IP65 |
四、详细介绍(LYMOAS-4000电力行业新产品“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重量轻方便携带)
1.避雷器在线监测IED
用于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工程和传统变电站工程的避雷器运行状态监测。满足基于IEC61850通讯数据采集传输要求,实现避雷器实时状态监测和综合信息评估功能。
配套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使用。可实现数据处理,数据判断,执行指令等一系列强大功能通过对避雷器的监测,能及时发现避雷器受潮、老化等故障,联动控制防患于未然,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种基于ARM的在线监测IED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板,主控板分别连接有电源模块、看门狗模块、FLASH存储器、RTC实时时钟模块、千兆以太网模块、RS485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内嵌多参量智能综合诊断算法,具有故障诊断、状态评估、就地预警功能;多参量接入功能,支持MODBUS、MMS、GOOSE等多种规约接入;采用IEC61850标准通信。强大的存贮功能,保存十年以上的统一格式监测数据和状态评估结果信息。
1.1外观:
避雷器在线监测IED正视图:
避雷器在线监测IED俯视图:
避雷器在线监测IED后视图:
1.2技术参数:
项目 | 详细参数 |
CPU | TI AM3354 Sitara ARM Cortex-A8 800MHz |
内存 | 512MB,DDR3 SDRAM |
FLASH | 512MB,Nand Flash |
通讯接口/协议 | RS485/Modbus |
网络 | 2路RJ45, 10/100Mbps自适应快速以太网 |
1.3设计图纸:
避雷器在线监测IED前面板设计图:
避雷器在线监测IED后面板设计图:
1.4现场安装图:
湖南湘西35kV禾库变电站现场:
湖南郴州35kV石盖塘变电站现场:
2.泄露电流传感器
2.1外观:
泄露电流传感器正面:
泄露电流传感器侧面:
泄露电流传感器背面:
2.2技术参数:
项目 | 详细参数 |
工作原理 | 有源零磁通 |
比差误差 | ±0.01% |
比差线性度 | ≤0.005% |
角差误差 | ±0.01° |
角差线性度 | ≤0.005% |
防护等级 | IP65 |
工作温度 | -40℃~+80℃ |
安装方式 | 外置、穿芯式、可带电安装 |
2.3设计图纸:
泄露电流传感器正视设计图:
泄露电流传感器侧视设计图:
泄露电流传感器固定孔设计图:
3.4现场安装图:
3.避雷器监测装置
采用高精度零磁通传感器、数字滤波和多通道协同采样技术,测量精度高;采用锁相环技术自动跟踪电网频率,解决快速傅立叶变换中的频谱泄漏问题,防止电网频率波动对测量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采用多层屏蔽技术,有效屏蔽电场和磁场干扰,可稳定工作在电磁干扰严重的场所。采用多级防雷技术,抑制来自电源线、信号线或数据线的雷电危害,保证在线监测装置及其传感器的保障。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在线监测装置可采用相同的硬件设备,易于维护。采用分布式结构,组网灵活,增加或减少监测装置都不影响系统结构。就地测量,数字化传输,全部解决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失真问题。支持IEC61850协议,既可纳入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也可作为独立的避雷器及电容型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3.1技术参数:
项目 | 详细参数 |
泄露电流测量范围 | AC 0.01~50mA |
泄露电流测量准确度 | ±(标准读数×0.5%+5μA) |
阻性电流测量范围 | AC 0.005~50mA |
阻性电流测量准确度 | ±(标准读数×0.5%+5μA) |
谐波电流测量范围 | 3、5、7、9、11次 |
谐波电流测量准确度 | ±(标准读数×0.5%+5μA) |
雷击计数范围 | 0~999次 |
雷击发生时间 | 年/月/日、时/分/秒 |
通讯方式 | RS485、IEC61850 |
线缆穿心孔径 | 直径26mm |
供电电源 | AC 220V±15% |
功耗 | 0.2W |
工作温度 | -40℃~+65℃ |
工作湿度 | <95%RH |
防护等级 | IP65 |
3.2设计图纸:
避雷器监测装置正视、侧视设计图:
避雷器监测装置后视、底视设计图:
避雷器监测装置内部接线图:
3.3现场安装图:
4.母线电压取样装置
4.1技术参数:
项目 | 详细参数 |
参考电压输入路数 | 3路(UA/UB/UC) |
参考电压测量范围 | AC 35kV~1000kV |
参考电压测量误差 | ±(标准读数×0.2%) |
通讯方式 | RS485 |
通讯协议 | Modbus-RTU |
体积 | 长300mm×宽80mm×深150mm |
供电电源 | AC 220V±15% |
功耗 | 0.2W |
工作温度 | -40℃~+65℃ |
工作湿度 | <95%RH |
防护等级 | IP65 |
4.2现场安装图:
5.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后台
5.1技术参数:
项目 | 详细参数 |
数据采集工控机 | 机箱:4U/19英寸标准上架式; 处理器:i5 2400; 内存:8G; 硬盘:1T; 光驱:DVD |
智能服务器 | 处理器:至强E-2100; 内存:16G; 硬盘:2T; 光驱:DVD+/-RW |
液晶显示器 | 屏幕尺寸:22英寸; 分辩率:1680×1050; 比例:16:9; 接口:HDMI。 |
平台软件 | 可靠性:Liunx操作系统且满足内网系统扫描保障漏洞的要求; 功能模块:数据通讯、数据存储、数据及波形显示、历史数据及波形查询; 专家分析:根据数据进行自动专家分析,将分析结果呈现给客户,方便客户判断、决策。 报警功能:可以远程设置报警上下限;超定时软件自动声光报警; 客户端服务:极多支持128台客户端电脑同时访问查询平台数据。 |
5.2现场安装图:
5.3后台软件:
包含实时状态监测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查询表格导出、超限自动报警等模块。
5.3.1实时状态监测数据显示功能
后台系统可实时刷新显示泄漏电流、谐波电流、雷击计数、雷击发生时间、电池电量等
5.3.2历史数据查询及表格导出功能
后台系统可设置任意时间段进行历史数据及曲线查询、数据可自动存储、以EXCEL文件格式导出等。
5.3.3超限自动报警
后台系统可任意设置上下限、超定时自动声光报警。并可对报警记录进行查询、导出、删除。
6.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现场施工过程
6.1泄露电流传感器安装:
6.2在线监测装置不锈钢箱体安装:
6.3控制、通信、供电线缆铺设:
6.4在线监测装置安装、调试:
6.5母线电压取样装置现场接线:
6.6后台软件安装、调试:
五、现场安装示意图
敞开式避雷器安装正面:
敞开式避雷器安装侧面示意图:
GIS式避雷器安装示意图:
昆柳龙直流工程龙门换流站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满负荷运行时长达1681小时,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自投运以来已满负荷运行5636.49小时,展现出很好的供电保障能力。这条跨越云贵、蜿蜒粤桂的“电力天路",正一刻不停地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将柔性直流技术描述为“全球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新的方向",以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科研队伍、工程队伍通过昆柳龙直流工程将这一描述变为现实,并且将电压等级、输送容量、可靠水平提升至先进,打造成为影响世界能源发展的“中国创造"。工程创造的19项世界上的第1令人瞩目:开创特高压柔性直流与长距离架空线融合模式,突破国际柔性直流仅限电缆输电的惯例,为新能源远距离消纳开辟新路径;研制出世界上时延最短、控制对象最多的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控制系统;工程开创的柔性直流架空线路直流瞬时故障自清除技术,0.001秒内完成故障隔离与再启动,保障了持续稳定的输电。
南方电网发挥昆柳龙直流工程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完成了一批国产重大自主技术装备的概念验证、中试验证、挂网试运行工作,助力我国在柔性直流领域实现持续带跑。IGBT器件曾长期被国外垄断,价格高昂且供货受限。依托工程攻关,国产6.5千伏/3000安 IGBT模块成功挂网运行。此外,±800千伏量子电流传感器、高压直流阀冷系统主泵密封等17项国产第1台套装备在昆柳龙直流工程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