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就是新型电力系统。而新能源主要是指可再生能源,是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具备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五大特征;新型电力系统统和传统电力系统要有明显的差异,它以交流同步运行机制为基础,以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依托,以常规能源发电为重要组成,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平台,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统深度融合低碳能源技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实现电源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广泛接入、电网侧资源安全高效灵活配置、负荷侧多元负荷需求的充分满足。
盐城与扬州两地新型电力系统均具有新能源占比高、源荷互动需求大等方面相似特征,碳的排放会明显降低,甚至会达到近没排放,其涉及领域多、影响范围广,是一场战略性、革命性、全局性变革;电力系统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在功能定位、供给结构、系统形态、运行机理、调控体系等领域顺应发展形势、响应变革要求,主动转变;盐城供电公司正围绕沿海火电、储能调峰、大规模新能源“三大基地"建设,在主干网直流建设和现代智慧配电网发展等关键领域务实合作,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协同发力,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高标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一.简介(LYWHX-6500中置柜定相仪耐用,质量可靠)
LYWHX-6500中置柜无线高压核相仪是专为手车式高压开关柜(中置柜)核相而精心设计制造,本仪器采用非接触式核相技术,在中置柜外接收核相数据,即可对A、B、C三相线路同时完成相位判断,相序测试,规避了操作人员与柜内高压电直接接触的风险,排除了核相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仪器操作特别简单,安全快速。
LYWHX-6500中置柜无线高压核相仪由主机、探测器组、监测软件、USB通讯线等组成,主机采用3.5寸真彩液晶屏,可以同屏显示相位、相序、核相结果及电压等级;同时三相显示,清晰直观,使测试更简单轻松。
监测软件具有在线实时监控、历史数据查询、相位指示、相序功能;具有历史数据读取、查阅、保存、打印等功能。
二.电气符号(LYWHX-6500中置柜定相仪耐用,质量可靠)
三.技术规格(LYWHX-6500中置柜定相仪耐用,质量可靠)
功 能 | 中置柜核相、相位、相序测试 |
电 源 | 主 机:3.7V,2600mAh充电锂电池 探测器: 3.7V,600mAh充电锂电池 |
核相方式 | 非接触式核相 |
核相电压 | AC 10KV-35KV |
核相距离 | 20m |
相别定性 | 同相:-20°~20°;异相: 100°~140°和220°~260° |
量 程 | 测试相位:0°~360° |
精 度 | 相位:≤±10° |
频率:≤±2Hz | |
分 辩 率 | 相位:1° |
发射频率 | 433MHz、315MHz |
LCD尺寸 | 3.5寸彩屏;显示域:71mm×53mm |
相位指示 | 数字同时显示 |
电压显示 | 显示电压等级 |
显示速率 | 2次/秒 |
数据存储 | 200组(掉电不会丢失数据) |
自动关机 | 开机约15分钟仪表将自动关机 |
电池电压 | 主机电池4格电量显示,当只有1格或0格时,请充电;探测器当指示灯快速闪烁时,表示电池电压低请充电。 |
额定电流 | 探测器:30mA max;主机:150mA max |
仪表质量 | 仪器:约950g(含电池) |
仪器尺寸 | 主机195mm×100mm×45mm; 探测器80mm×46mm×26mm |
绝缘试验 | 主机、探测器:AC3700V/rms(外露金属与塑料外壳间) |
外界干扰 | 无特强电磁场;无433MHz 、315MHz同频干扰 |
工作温湿度 | -10℃~40℃;80%rh以下 |
存放温湿度 | -10℃~60℃;70%rh以下 |
适合安规 | GB13398-92、GB311.1-311.6-8、3DL408-91标准和国家新颁布电力行业标准《带电作业用1kV~35kV便携式核相器通用技术条件DL/T 971-2017》要求 |
符合IEC61481-A2;2004;IEC 61243-1 ed.2:2003标准 |
四.仪表结构(LYWHX-6500中置柜定相仪耐用,质量可靠)
1.探测器 2.探测器绑带
3.探测器电源指示灯 4.探测器充电指示灯
5.探测器开关键 6.探测器充电接口
7.主机 8.主机通讯接口/充电接口
9.主机天线 10.显示屏
11.功能按键 12.主机开关键
13.自校线
五.操作(LYWHX-6500中置柜定相仪耐用,质量可靠)
1.主机开关机
按POWER键开机,LCD显示测量页面,再按POWER键关机,若开机后LCD持续黑屏闪烁,可能电池电压不足,请充电。仪表开机15分钟后仪表将自动关机,以降低电池消耗。
2.探测器开关机
按POWER键开机,POWER指示灯亮,探测器进入测试模式,再按POWER键关机,若开机后POWER指示灯慢闪烁或变暗,可能电池电压不足,请充电。探测器开机15分钟后POWER指示灯快速闪烁,提示探测器将自动关机,POWER指示灯快速闪烁30秒后自动关机,以降低电池消耗。若POWER指示灯持续闪烁时,按POWER键探测器能继续工作。
3.数据保持
在测试模式下,按向左箭头键,可以保持LCD显示,“HOLD"符号指示。再按向左箭头键解除数据锁定,返回测试模式,“HOLD"符号消失。
4.数据存储
在测试模式下,按向左箭头键保持数据的同时,仪表自动编号并存储当前保持的数据。本仪表能存储200组数据,若存储已满,不再存储数据,必须清理内存后才能再存储。
5.数据查阅
在测试模式下,按MEM键进入数据查阅模式,“RD"符号指示,同时自动显示存储的第001组数据,按向下、向上箭头键“-1、+1",按向左、向右箭头键“-10、+10"进行翻阅,再按MEM键退出查阅模式,返回测试模式。
6.数据删除
在数据查阅模式下,按住MEM键不松开,在按向上箭头键删除所有存储数据,并返回测试模式。
7.数据上传
使用前需先安装USB驱动程序和本仪表上传软件。
在链接中选择进入“核相仪系列",并选择下载“中置柜无线核相仪"。
连接好电脑与主机的USB通讯线,开机,运行软件,即可以读取仪表所存储的历史数据,上传电脑并管理数据。
软件可以在Windows XP、Win7、Win10系统安装(Win7,Win10下请以管理员身份安装和运行),具有在线实时数据、历史查询、数据保存,向量图指示、相位指示功能;具有历史数据读取、查阅、保存、打印等功能。
8.自校验
现场核相前请先做自校验,以确认仪表能正常工作。如下图所示,将自校线插头插入220V电源,然后打开探测器电源,比如A1,A2,背面平放在自检线的感应板上,用手掌压在探测器A1,A2的上面,这是接收主机应显示同相。依次分别自校B1,B2以及C1,C2。只要分别同相就可以了。(注意,220V插头插上后,必须注意安全,避免直接触摸自校线及板面,如有发现绝缘部分有破损立即停止使用)
步骤1:将A1,A2探测器背面放于自校线板面上,插头插到220V电
步骤2:用手按下A1,A2探测器正面,使探测器与自校线板面紧靠
9.核相、相位、相序测试
主机与6个探测器(A1,A2,B1,B2,C1,C2)全部开机,主机与探测器通讯正常,对应指示(左边第1列字母旁边的紫色圆点),通讯不正常时不显示,如下图所示。若出现因信号被柜体金属屏蔽导致信号弱无法通讯,请尽量把主机天线靠近柜体的门缝位置,提高通讯能力。
定性相位即为核相结果,若两探测器相角差在-20°~20°范围内(340°~360°即是-20°~0°),定性为同相;若两探测器相角差在100°~140°或220°~260°范围内,定性为异相。
定性相序,相位在100°~120°时,为顺相序;相位在220°~260°,为逆相序。
参考下面的指示图例,分别将A1,B1,C1通过绑带绑好在中置柜手车上面的触臂的下方,安装是探测器的背面紧靠触臂;然后分别将A2,B2,C2通过绑带绑好在中置柜手车下面的触臂的上方,安装是探测器的背面紧靠触臂。(注意,确认手车是脱离高压,不带电,并是安全的)。
然后当手车推回到高压开关柜后,接收器显示测试到的相位,并判断结果。
1. 探测器C1(红)2. 探测器B1(绿)3. 探测器A1(黄)
4. 探测器C2(红)5. 探测器B2(绿)6. 探测器A2(黄)
7. 手车式开关柜 8. 触臂
一直以来,盐城建湖县供电公司以“电力需求不用跑,便捷服务送上门"为服务宗旨,勇担“大国重器"和央企“顶梁柱"的社会责任,坚持为民办实事,进一步提升乡村人民群众“获得电力"满意度,高标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他们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电网主动、政企联动"的“村网共建"体系,并村委会签署《“村网共建"助力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利用数字赋能、技术创新、业务协调手段,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成让乡村供电更可靠、用电报修更便捷、业务办理更省心的服务网格,引导群众办电、解决用电难题,推动供电服务向乡村延伸;他们通过社区网格微信群,供电服务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将计划停电信息、故障抢修进度、家庭用电常识等电力信息传导至客户,深入推进供电和社区网格共建、共享、共治为主线,让客户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用电信息,有效减少临柜次数,提升了客户办电便利度和用电满意度;他们还主动融入芦沟镇田曹村电力便民服务点所在村的小龙虾特色养殖、农家乐旅游和热处理加工等村办企业发展规划,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每月定期为村委会提供用能情况分析报告,给田曹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科学实用价值的依据和参考。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