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风电、光伏发电、储能设施等灵活资源接入电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配置能力优化面临挑战。
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成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厦门供电公司依托省级调控云平台,探索构建多元源网荷储聚合的新型能源自治体系,创新“省—地—配—台—户"分层协同调控模式。厦门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高俊彦说:“这个新模式贯通了500千伏省级电网至0.4千伏末梢电网,在网的每个节点设备都一览无余。相较于原先电网调度的‘源随荷动’模式,现在调度侧通过省地一体化中低压负荷预测、精准负荷控制、分布式能源群调群控等新技术,构建了统筹全网全电压等级可调节资源,分层分区精细化调节电网的‘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新模式。"
接入电网的资源具有不同的特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厦门供电公司对配电网负荷成分进行识别划分,针对各类行业负荷及分布式电源的特征,建立预测模型,实现配电网负荷的精细化预测;通过功率群调群控模块,规模化开展直调分布式光伏、自治台区、分布式储能协同互济;与虚拟电厂平台联动实现对馈线、母线及变电站的可调节负荷量分析、调用,并实现紧急情况下开展主配协同精准负荷控制。
一、产品简介(LYWHX-9000B超远距离型无线高压检相仪技术先进,价格合理)
用于远距离(相距300米~800千米)核对高压相位是否同相,相序颜色是否标注正确。也可用于近距离并网或环网核相。仪器适合1V~22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和二次侧带电作业,具有高压验电功能。
仪器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操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克服了有线核相器的诸多缺点。仪器采用GPS授时技术,两台(或多台)仪器可以相隔几百公里核相。
二、工作原理(LYWHX-9000B超远距离型无线高压检相仪技术先进,价格合理)
发射器可以判断线路是否带电,测量线路相位和频率,并将测量数据发送给主机,主机由GPS授时后同时测量,计算两台主机相位差值即为两线路相位差值,判断两线路同异相。
仪器测量原理的核心是两主机同步测量的时间差异,采用GPS授时将两主机的时间同步,其同步差异小于10纳秒。由此引入的相位误差小于0.1度。
三、安全事项(LYWHX-9000B超远距离型无线高压检相仪技术先进,价格合理)
1、现场测试时,应按电力部门高压测试安全距离标准进行操作。
2、标准配置绝缘杆3米,对应电压等级为 ≤ 220kV。如测量线路电压高于220KV时,请使用长度大于3米的绝缘杆。
四、技术参数(LYWHX-9000B超远距离型无线高压检相仪技术先进,价格合理)
1、相位差准确度:误差≤5°。
2、频率准确度:±0.1HZ。
3、电压测量范围为1V~220KV。
4、发射器和接收主机的大传输视距约100米。
5、结果判断(同相、异相)采用*标准,相位差≥30°为异相,相位差<30°为同相。
6、两GPS主机测量距离300米~800千米。
7、根据GPS信号强弱自动切换GPS模式和授时模式。
8、真人语音提示测量结果和操作步骤。
9、302*240彩屏同时显示线路相位差、频率、失量图、电池电量、测量时间、经纬度、卫星数量、GPS信号强度等信息。
10、无操作1小时自动关机。
11、发射器和接收器均内置可充电锂电池,且电池可拆卸更换。
12、主机电池容量为2500mAH,发射器电池容量为350mAH。
13、高压测量时泄漏电流<10uA。
14、发射器工作功耗<0.1W,接收主机工作功耗<0.3W。
15、工作环境:-35℃--- +45℃ 湿度≤95%RH。
16、储存环境:-40℃--- +55℃ 湿度≤95%RH。
17、整机重量:约11KG。
18、仪器包装尺寸:长89cm*宽26cmm*高11cm*2个。
五、简介(LYWHX-9000B超远距离型无线高压检相仪技术先进,价格合理)
1、仪器外观简介
2、仪器操作简介
指示灯: 异相红灯亮:两线路异相。 同相绿灯亮:两线路同相。 充电红灯亮:正在充电。 充电绿灯亮:电已充满。 按键: 1)长按开机或关机。 2)短按近程测量模式和远程测量模式切换。 补充: 1)右上角有电量指示; 2)下端有充电接口插孔。 | |
指示灯: 测量时:红灯和绿灯交替闪烁。 充电时:红灯亮正在充电,绿灯亮已充满。 蜂鸣器: 接触到高压带电线路则蜂鸣器响2秒,表示线路带电。 安装螺孔: 与伸缩绝缘杆相连。 充电孔: 充电时:连接充电器。 自检时:连接测试线接地端。 检测时:连接接地线。 | |
指示灯: 开机时:工作指示灯为红色常亮。 测量时:工作指示灯为绿色常亮。 充电时:充电指示灯充电为红色充满为绿色。 蜂鸣器: 接触到高压带电线路则每隔4秒蜂鸣一次,表示线路带电。 弹力带: 将采集器贴于母排,用弹力带捆绑安装。 充电孔: 充电时连接充电器。 |
3、仪器自检方法
发射器连接测试线(操作图如下)。发射器启动,蜂鸣2秒,红绿两指示灯交替闪烁。接收主机开机,在测量界面显示对应发射器信息。则发射器与主机工作均正常。异常现象及其处理,请详见仪器检查与故障判断。
提示:
如果测量度数为180°,将一个测试线插头左右对调即为0°。因为火线与零线对调后,两线相位差为180°。
自检时两发射器与接收主机的距离大于0.5米为宜。当距离小于0.2米时,可能只连接了1个发射器而主机显示2个发射器信息。此现象为正常现象,不影响仪器使用。当2个发射器都接电时,仪器显示不受短距离影响。
自检测试线插头内有限流电阻,人接触鳄鱼夹不会引起触电,以保证人身安全。
六、各电压等级核相操作
电压等级与被测物 | 操作说明 近距离测量时使用X/Y,或者X1/Y1,或者X2/Y2. 远程测量时使用Y,或者Y1,或者Y2,不用X/X1/X2 |
220KV~110KV高压裸线 | 使用高压发射器X、Y。发射器连接绝缘杆后挂接在高压线上测量。详见高压线核相操作示意图(图2)。 |
66KV~6KV高压裸线 | 使用发射器高压发射器X、Y,或者使用低压发射器X1、Y1。高低压发射器不可混用。发射器连接绝缘杆后钩挂在高压线上测量。详见接触高压线核相操作示意图(图2) |
10KV~6KV带绝缘层电缆 | 使用低压发射器X1、Y1。发射器钩挂在带电线路外绝缘层上即可测量。如发射器未启动,则将其尾端(充电孔)用配置的接地线接地。 |
高压开关柜带电指(显)示器 | 使用低压发射器X1、Y1。发射器尖头端插入带电指示器,手握发射器尾部即可测量。也可用接地线将充电孔接地进行测量。详见带电显示器核相示意图(图3)。开关柜PT、CT二次侧取电点核相操作与此测量方法相同。 |
10KV/35KV封闭式高压柜接线T头 | 使用低压发射器X1、Y1。发射器连接绝缘杆后接触T头测试。详见接线T头核相操作示意图(图4)。 |
严格五防开关柜 | 使用中置柜采集器X2、Y2。将所测开关柜的母排停电,或将手车摇出。再将采集器贴在母排或手车母线上,用配置的弹力捆绑带固定。按下采集器开关,使其开机。然后开关柜通电则可测量。 |
380V/220V市电线路 | 使用低压发射器X1、Y1。发射器前端接触带电线路即可测量。 |
提示:
部分型号开关柜装配了带电显示器,其上有取电点,可用于核相。此种方法为二次侧核相,其核相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L1、L2、L3与与母线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
近距离核相时只用1个主机,发射器X系列/Y系列配对使用。远程核相时,两个主机相距较远测量,但每个主机只与Y系列发射器配合测量。
一般高压输电线路近距离核相操作方法如图2所示,将X、Y发射器分别用绝缘杆挂接在高压线上,主机开机后选择近距离测量界面,观看测量结果。
近年来,厦门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2021年,厦门市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入选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扮靓了居民的屋顶,提升了海岛的颜值。
在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上千平方米的光伏顶棚让恒利茶业有限公司茶园的观光廊道更加漂亮。按照25年运营周期来计算,该项目可以提供489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
“厦门是沿海城市,云多风大,当云层遮挡住阳光时,就会影响光伏的发电功率。"高俊彦说,他们把厦门分成3×3千米的网格,每个网格安装气象监测装置,然后再结合光伏电站的发电容量及发电能力进行历史数据的评估,开展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目前,厦门供电公司已实现超短期(4小时内)及短期(3天内)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基于科学的功率预测数据,厦门供电公司提前布局,加快电网建设,满足清洁能源并网需求。
依托调控新模式,厦门供电公司可在满足清洁能源就近消纳的前提下,提升电网调度精益化水平,同时配合虚拟电厂运行,激活社会潜在资源,在不增加电网投资的前提下缓解区域局部用电紧张情况,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多方共赢。
同时,厦门供电公司按照“三图层(电网图、交通图、气象图)、四场景(操作全场景、工作全场景、抢修全场景、故障全场景)"设计路线,构建“全场景"现代配网供电调控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作业管控全场景一张图,全面提升供电调控服务能力。
鼓浪屿与厦门本岛隔海相望,是世界文化遗产地、璀璨的海上明珠。漫步鼓浪屿的小街,花红树绿,建筑古朴,令人流连忘返。
位于鼓浪屿的大德记开关站,是福建第一栋“光储直柔"一体化用电建筑。为保护历史建筑的原始风貌,厦门供电公司为该建筑量身定制了一块红砖式薄膜光伏幕墙,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这栋建筑内使用直流电器,白天阳光充裕时,小楼的光伏幕墙及光伏窗发出来的直流电无须转换为交流电即可就地消纳,余电自动储存到储能系统中;夜间,储能系统对建筑进行供电,实现“削峰填谷"。据测算,整楼光伏发电总功率为3千瓦左右,每天光照12小时可发电30多千瓦时,基本实现自发自用,成为真正的“零碳建筑"。
厦门供电公司积极推动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